Blogs

IBM以「AI 為先」策略助力打造未來就緒的香港
September 23, 2025

作者:潘鳳瑤,國際商業機器中國香港有限公司(IBM)總經理

作者:潘鳳瑤,國際商業機器中國香港有限公司(IBM)總經理

人工智能(AI)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未來願景,而是正積極重塑各行各業,並重新定義企業的營運模式。IBM認為,AI 不僅是一項輔助技術,更是推動企業轉型的核心動力,能夠革新業務策略、提升營運效率,並開拓嶄新的增長空間。在香港,企業同時面對來自全球市場的競爭壓力及本地環境的挑戰,善用AI技術將有助釋放前所未有的發展潛力。

香港 CEO:採用AI的機遇和挑戰

IBM 商業價值研究院(IBV)今年發佈的CEO 調查報告,二月至四月期間訪問了全球 2,000 位CEO。研究報告指出,香港 CEO 的觀點與全球趨勢相一致:

  • 50% 受訪香港 CEO 正在積極部署 AI 代理。
  • 90% 受訪香港 CEO 正在採取措施幫助員工適應與 AI 代理協同工作。
  • 60% 受訪香港 CEO 表示正在招聘一年前尚未存在的 AI 相關崗位。
  • 75% 受訪香港CEO強調,成功取決於為領導層提供準確的策略洞察。

這些調查結果與IBM在年度舉辦的 IBM 香港科技論壇 2025 上收集的客戶意見相吻合。該論壇匯聚逾 150 間機構、超過 360 位業界領袖,共同探討AI如何帶來可衡量的成效、同時如何應對風險管理、治理和員工再培訓挑戰等重要議題。香港本地行業領袖的立場十分清晰:AI的採用必須即時展開,並需訂立明確目標;在推動技術應用的同時,亦須審慎平衡相關風險;建立穩健的治理架構,以及投放資源培養員工的AI 素養

構建可信、道德和負責任的 AI

生成式 AI 和代理型AI 的迅速發展,為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,同時亦引發一系列新挑戰。企業現時正面對三大核心難題:

  1. 信任 —— 大多數大型語言模型(LLM)在訓練數據方面缺乏透明度,企業難以評估安全性和可靠性。
  2. 複雜性 —— 數據分布在本地系統、雲端和邊緣,生成式AI 增加了 IT 的複雜性。
  3. 成本 —— 規模化開發、部署和治理 AI 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源。

儘管面對眾多挑戰,企業仍積極把握 AI 所帶來的變革潛力。自 2023 年起,IBM推動多項的AI驅動舉措已為公司帶來了超過 35 億美元的生產力增益1

正因如此,IBM強調採取「AI 為先」的策略:從「+AI」(將 AI 視為附加工具)轉變為「AI+」(將 AI 融入核心業務運作)。利用 IBM 的 watsonx 平台,企業可以負責任地建立、擴展和治理 AI:

  • 利用watsonx.ai 來構建和部署企業級模型。
  • 利用watsonx.data 實現混合環境中的統一數據存取。
  • 利用watsonx.governance 進行 AI 全生命週期的風險管理。
  • 利用watsonx Orchestrate 和 Assistants 來自動化工作流程,涵蓋人力資源、客戶服務和軟件開發等業務應用。

IBM 的 Granite AI 模型 專為企業而設計,提供開源和專有模型選項,憑藉其高度透明度及靈活性,在業界中獨具優勢。與其它大型模型相比,Granite 模型在特定業務領域可節省高達 30 倍的推理成本,並減少高達 97% 的能源消耗,讓小型企業採用AI變得更加容易。

同時,IBM Consulting 擁有超過 160,000 名顧問,致力協助客戶將 AI 技術轉化為具行業針對性的變革,確保其業務成效既真實且可持續的。

用生成式 AI 重塑金融服務

香港的金融機構正在積極研究將AI應用於融資、保險和證券等核心業務領域。根據IBM的研究顯示,AI代理技術可從三大方面重塑金融服務:

  • 客戶互動 —— 提供個性化、端到端的客戶體驗。
  • 運營韌性 ——實時合規監控和主動風險管理。
  • 技術加速 —— 自動化代碼生成、優化資源和強化網絡安全。

試想像,香港的銀行可以使用代理型AI主動把握財富管理的業務機會。例如,一位高淨值客戶出售了某上市公司的大量股份,AI策略代理可即時偵測此交易,並將相關資訊傳送至AI財富顧問代理,然後由它生成一個個性化的投資建議。相較於人類客戶經理可能偶爾才會察覺此類訊息,AI 代理能持續實時監控多個數據來源。

要令此模式行之有效,銀行需建立穩固的數據基礎(結構化的客戶數據,例如風險偏好、家庭背景、現有投資,以及非結構化數據,例如行為模式),以構建全面的 360 度客戶視圖。

然後AI合規代理便會針對不同的合規要求及內部政策進行審查,確保AI財富顧問代理的投資建議符合治理、公平與合規標準。

最後,由人類客戶關係經理審核並批准由AI 生成的建議,確保人機協作(Human-in-the-Loop)。 IBM 的治理方案可以監控整個 AI 生命週期,確保系統具可靠性、可解釋性及合規性。

此場景展示了代理型AI如何推動更為主動個性化和合規的財富管理模式,幫助銀行把握新的業務機遇,同時以負責任的方式使用 AI。

要推動上述應用落地,金融機構需建立開放式混合 IT 基礎架構基礎,以打破數據孤島,並採用以 Red Hat OpenShift 為基礎的混合雲平台。同時,亦須建立穩健的治理框架。憑藉香港強大的監管環境及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,本地業界已具備條件,引領 AI 金融創新新時代。

為員工賦能:轉變思維,培養技能

僅靠技術並不足以推動真正的轉型,關鍵在於人。為此,IBM香港與客戶緊密合作,協助企業員工擁抱AI。僅在今年8 月初,已有兩間領先的銀行聘請 IBM 提供AI培訓:其中一間由行政總裁親自發起,針對高層管理人員及核心人才;另一間則由人力資源部門主導,涵蓋全體員工參與。培訓的目標很明確:將員工的心態由恐懼轉化為機遇,培養AI素養,讓他們能夠茁壯成長。

要建立「AI為先」的文化,必須由內部做起。IBM 一向以身作則,並於2023 年舉辦首屆 IBMer watsonx 挑戰賽,讓員工有機會利用生成式 AI 共創解決方案,直接推動產品優化。挑戰賽反響熱烈,吸引來自 75 個國家和地區超過 15萬名 IBM 員工參與,組成 2.3萬個小組,構思出1.2萬個項目,並提出 8千多項產品改進建議。

2024 年的挑戰賽進一步深化,聚焦將生成式 AI 融入日常工作。超過 178,000 名 IBM 員工(佔公司的 65%)積極使用 watsonx 以及 AskIBM 和 IBM Consulting Advantage 等全新內部 AI 賦能工具。至於 2025 年的挑戰賽,則聚焦下一個前沿領域 —— 代理型 AI,鼓勵每位 IBM 員工探索自主 AI 代理如何重塑工作和業務流程。

培養「AI為先」的文化不是一次性行動,而是一段持續演進的旅程。透過讓員工在真實場景中實踐、學習及應用生成式 AI,不但能提升自身能力,更能為協助客戶及合作夥伴負責任地、具規模地採用 AI 奠定穩固基礎。

前路展望:

在香港邁向成為「國際AI及數據產業發展樞紐」的進程中,開放、混合和可信賴的AI技術,結合領域專業知識以及人類智慧,將成為本港的核心競爭優勢。

IBM香港的使命清晰明確:致力協助香港的企業以負責任且高效的方式擴展AI應用,將挑戰轉化為機遇,確保AI的採用為企業、員工及整個社會創造價值。

 


1 信息源:IBM年度報告2024,《IBM董事長行政總裁Arvind Krisha給投資人的一封信》,下載  https://www.ibm.com/downloads/documents/us-en/1227cc9d6ecb9697

Article Categories

Assets